语音播报
第3课 东海之大乐
【文题解读】
“东海之大乐”语出《庄子·秋水》 ,面对浅井之蛙的自夸自足 ,东海之鳖向它讲述了大海的情形 :“夫千里之远 ,不足以举其大;千仞之高,不足以极其深。禹之时 ,十年九潦 ,而水弗为加益;汤之时 ,八年七旱 ,而崖不为加损。夫不为顷久推移、不以多少进退者 ,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。”浅井之蛙听后,“適適然惊 ,规规然自失也” 。庄子借这一寓言故事,形象地阐释了小气象和大境界的天壤之别 ,对故步自封、安于小我 、盲目自得的心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,告诉人们“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” ,要永不自满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道理 。
【目标锁定】
1.积累梳理重要的文言知识,能翻译课文 。
2.理解庄子追求大境界的思想 ,懂得“山外有山 ,天外有天”的道理 。
3.学习体会庄子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技巧。
【目标达成】
一、语基梳理
1.字音字形
①泾流( ) ②两涘( )
③渚崖( )④殆( )
⑤尾闾( )⑥礨空( )
⑦稊米( )⑧牟( )
⑨汒然( )⑩喙( )
⑪井幹()⑫甃()
⑬蹶( )⑭跗( )
⑮虷( )⑯絷( )
⑰逡巡( )⑱潦( )
⑲適適然( )⑳商蚷( )
跐( )口呿( )
2.通假举要
①不辩牛马 :____________
②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 ,拘于虚也 :____________
③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 、舟车之所通 :____________
④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:____________
⑤汒然异之:____________
⑥公子牟隐机大息 :____________
⑦出跳梁乎井之上 :____________
⑧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:____________
⑨反于大通 :____________
3.实词类举
(1)常见实词
①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:____________
②野语有之曰 :____________
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:____________
④笃于时也 :____________
⑤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:____________
⑥尾闾泄之 :____________
⑦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:____________
⑧蹶泥则没足灭跗 :____________
⑨且夫擅一壑之水 :____________
⑩而右膝已絷矣 :____________
⑪于是逡巡而却 :____________
⑫不足以举其大 :____________
⑬十年九潦:____________
⑭適適然惊 :____________
⑮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 :____________
⑯是直用管窥天:____________
⑰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:____________
⑱乃逸而走:____________
(2)一词多义
①若
②闻
③数
④却
⑤穷
(3)词类活用
①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 :____________
②秋水时至 :____________
③顺流而东行 :____________
④东面而视:____________
⑤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:____________
⑥然不然 :____________
⑦汒然异之 :____________
⑧舌举而不下 :____________
(4)古今异义
①百川灌河
古义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今义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
古义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今义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③至于北海
古义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今义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④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
古义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今义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
古义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今义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⑥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
古义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今义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⑦乃知尔丑
古义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今义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⑧是非坎井之蛙与
古义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今义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常见虚词
①始
②殆
③焉
④于
⑤而
⑥已
⑦然
5.特殊句式
(1)____________
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。
②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 。
③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,笃于时也 。
④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 。
⑤自以比形于天地 。
(2)____________
①莫大于海。
②而受气于阴阳 。
③公孙龙问于魏牟曰。
④出跳梁乎井之上。
⑤入休乎缺甃之崖。
(3)____________
闻道百。
(4)____________
①以为莫己若 。
②我之谓也 。
③又奚以自多 。
④莫吾能若也 。
6.文笔精华
(1)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,__________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______________________ ,束于教也 。
(2)夫不为顷久推移、__________________ ,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。
二、文本探究
1.选文主旨
本课所录两则选文 ,都运用了寓言说理的方法,且寓言的主旨是一致的,都向我们阐明了为人要虚心,不能故步自封 、骄傲自满,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 、气象 、格局的道理 。但两则选文的主旨也不完全相同,第2则选文除了讲明要虚心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外 ,还讲明了虚心学习的时候要看对象,要讲方法的道理 。庄子警示人们,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 ,跳出这些局限,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、气象和格局 ;人外有人 ,天外有天,人永远不应该自满 。
2.句段赏析
(1)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 ,拘于虚也 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,束于教也 。
赏析 通过比喻 ,说明人的知识水平 、认识能力会受到外物的局限 ,不超越某些局限 ,就不能获得对事物的确切认识 。
(2)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,舌举而不下,乃逸而走。
赏析 寥寥数语,把公孙龙的窘态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3.精读深思
(1)研读两则寓言故事,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 。
答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你从海神若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?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3)用简洁的语言理清第二则选文的内容。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4)这两则选文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“学无止境,境界无限”的?
答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三、文白对译
1.
(《庄子·秋水》)
2.
(《庄子·秋水》)
一 、积累与运用(18分,每小题3分)
1.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对的一项是( )
A.泾流(jīnɡ) 殆(dài) 潦水(lǎo) 稊米(tí)
B.口呿(qū)两涘(sì)尾闾(lǚ)井幹(hán)
C.渚崖(zhǔ)汒(mánɡ)絷(zhí)商蚷(jù)
D.礨空(lěi)喙(huì)跐(cǐ)逡巡(qūnxún)
2.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。
(1)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
________通________
(2)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、舟车之所通
________通________
(3)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
________通________
3.下列句子中 ,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( )
A.百川灌河 B.乃知尔丑
C.是非坎井之蛙与D.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
4.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,有误的一项是( )
A.不足以举其大 举 :拿 、用
B.而水弗为加益加 :更加 、愈加
C.且夫擅一壑之水擅:占有 、据有
D.是直用管窥天直 :仅仅 、只不过
5.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( )
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以为莫己若者 ③莫大于海
④自以比形于天地 ⑤而受气于阴阳 ⑥我之谓也
⑦闻道百 ⑧又奚以自多
A.①③⑤/⑦/②④/⑥⑧
B.①④⑥/⑤⑦/③/②⑧
C.①④/②⑥⑧/③⑤/⑦
D.②④⑥/⑤⑦/①/③⑧
6.名句填空 。
夫千里之远 ,____________ ;____________ ,____________ 。
二 、阅读与鉴赏(27分)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按要求答题。
秋水时至 ,百川灌河 。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 ,不辩牛马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顺流而东行 ,至于北海 。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 :“野语有之曰 :‘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 。’我之谓也 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,始吾弗信 ;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。”(《庄子·秋水》)
7.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 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( )
A.秋水时至 时 :常常
B.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少 :轻视 ,看不起
C.河伯始旋其面目旋 :转
D.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:危险
8.对下列各句中“之”字的用法,理解恰当的一项是(3分)( )
①两涘渚涯之间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③野语有之曰
④我之谓也 ⑤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
A.①②/③⑤/④/⑥ B.①②⑤/③/④/⑥
C.①②⑤/③/④⑥D.①②⑤/③④/⑥
9.下列加点的词语 ,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(3分)( )
A.至于北海 B.东面而视
C.于是焉D.河伯欣然自喜
10.下列句子在句式特点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(3分)( )
A.以为莫己若
B.我之谓也
C.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
D.故往贷粟于监河侯
11.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。(9分)
(1)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(5分)
译文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(4分)
译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2.从这篇短文中 ,你认识到了什么道理?(用自己的话回答)(6分)
答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三、表达与交流(20分)
13.请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。(6分)
语文是什么?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 ,________________;是珠落玉盘的琵琶 ,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;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,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;是庄子的逍遥云游 ,是孔子的颠沛流离;是李白的杯中酒 ,________________ ;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 ,是万国瞩目的四库全书……
14.请将下面一组句子变换为一个长句 ,可调整语序、适当增删词语,不能改变原意。(6分)
(1)粤剧,戏曲剧种 。
(2)流行于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香港 、澳门等地 。
(3)明末清初,弋阳腔 、昆腔传入广东后 ,出现“本地班” 。
(4)后梆子腔和乱弹传人 ,将“本地班”改以梆子 、二黄公为主要唱腔,并吸收广东民间音乐和粤讴 、龙舟等曲艺音乐 ,形成粤剧 。
答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5.某社区的宣传栏安排了我国2009年~2010年发生的以下事情 :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、西南旱灾 、青海玉树地震 、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 、上海世博会 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。请你为这期宣传栏写一则“前言” 。要求 :紧扣内容 ,富有文采 。(8分)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第3课 东海之大乐
答案
语基梳理
1.①jīnɡ ②sì ③zhǔ ④dài ⑤lǘ ⑥lěi ⑦tí ⑧móu⑨mánɡ ⑩huì ⑪hán ⑫zhòu ⑬jué ⑭fū ⑮hán⑯zhí ⑰xún ⑱lǎo ⑲tì ⑳jù cǐ qū
2.①“辩”通“辨” ,分辨 ,辨别 ②“虚”同“墟”,处所,所居之地③“卒”通“萃” ,聚集 ④“豪”通“毫” ,动物长而细的毛⑤“汒”同“茫” ,模糊不清 ⑥“机”通“几”,几案,小桌子⑦“跳梁”同“跳踉” ,腾越跳动 ⑧“知”通“智”,智慧;“竟”通“境” ,界线 ⑨“反”通“返”,返回
3.(1)①转 ②俗语 ③懂得大道理的人 ④固 ⑤乡曲⑥传说中海水外泄的地方 ⑦小土堆 ,也有人说指小窟窿⑧踏 ⑨占有、据有 ⑩绊 ⑪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⑫全 、尽 ⑬雨水盛大的样子 ⑭恐惧的样子 ⑮踩 、踏⑯仅仅、只不过 ⑰张开 ⑱逸:逃跑 。走 :奔跑
(2)①名词 ,海神名/动词 ,及 ,比得上 ②动词,听到/名词 ,学识 ③动词 ,算计/名词,命运/数词 ,几 ,几个 ④动词,退/动词 ,打退 ,击退 ⑤穷尽/处境困难,环境险恶/不得志 ,不显贵
(3)①名词活用为动词,谈论 ②名词作状语,按时 ③名词作状语 ,向东 ④名词作状语 ,向东 ⑤少:形容词活用作动词,看不起、轻视。轻 :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,轻视 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,以……为然 ⑦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,为……感到惊异 ⑧名词用作动词 ,放下
(4)①古义:特指黄河。今义 :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,泛指河流。
②古义 :在这时,这时候。今义:表承接。
③古义:到了 。今义 :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。
④古义 :脸。今义 :脸的形状 ,相貌 。
⑤古义 :深明大道的人,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。今义:不吝啬;自然,不拘束;不俗气。
⑥古义:看不起 、轻视。今义:数量小 。
⑦古义 :鄙陋 。今义:丑陋 、难看 。
⑧古义 :是 ,这;非 ,不是 。今义:事理的正确和错误。
4.①副词 ,才/名词 ,开始 ②形容词 ,危险/副词 ,几乎/副词 ,大概 、恐怕 ③语气助词 ,放在句中表停顿/疑问代词 ,当作“怎么、哪里”讲/兼词,当作“于此”讲 ④介词,当作“在”讲/介词,引出行为的对象/介词,表比较/介词 ,表被动 ⑤连词,表修饰/连词 ,表并列/连词 ,表转折/代词 ,你的 ⑥动词 ,停止/表确定语气/副词 ,已经 ⑦形容词 ,对/助词,形容词词尾 ,……的样子
5.(1)被动句 (2)介宾短语后置句 (3)定语后置句 (4)宾语前置句
6.(1)拘于虚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(2)不以多少进退者
精读深思
(1)①展示了一个奇特的艺术世界 。河伯 、海神若 、坎井之蛙、东海之鳖作为寓言的主体形象 ,映衬着井鱼、夏虫 、蝌蚪等小生物 ,传达着庄子对社会人生睿智而深刻的洞察,给读者一种鉴赏童话世界般的愉悦 。
②两则寓言分别含有一组对比 。河伯与海神若,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 。
③运用了一些独具匠心的比喻。
④常常用很少的文字写出事物的情态 。坎井之蛙听说了东海大乐“適適然惊 ,规规然自失也” ,写活了其情貌。
⑤想象丰富,气象壮阔。
(2)海神若体现了一种大的境界、气象和格局,体现了一种蕴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 。世间所有人 ,如果被空间、时间及所受教育束缚 ,境界 、气象 、格局便始终不大 。只有像海神若一样不断地超脱于空间、时间及所受教育的束缚 ,不自我赞许 、不自以为是,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,达到更高的境界。
(3)公孙龙因庄子的言论而困惑(自愧弗如)魏牟用寓言讲道理(井蛙与海鳖论) :井中之蛙自得其乐,海中大鳖言传身教 ,井蛙便自惭形秽由物及人谈境界 :自快口舌之利如井蛙 ,四面畅达之说类海鳖,公孙龙汗颜又补一妙笔 :邯郸学步公孙龙逸而走 。
以上生动地说明人的知识技能有限 ,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,盲目自满 ,无异于井中之蛙 ,邯郸学步 ,最终自取其辱 ;启示人们要谦虚好学,不断完善自我 ,超脱自我 。
(4)本课第1则选文 ,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,启发人们超脱对自我的偏执;第2则选文,主旨是批评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口舌之利 、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物 ,说他们就好比是井底之蛙,说他们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,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视天之广 、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。
绩效评估
1.B [B项“闾”应读“lǘ” 。]
2.(1)虚 墟 (2)卒 萃 (3)豪 毫
3.D [A项中“河”,古义:特指黄河 。今义: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,泛指河流。B项中“丑” ,古义 :鄙陋。今义 :丑陋 、难看。C项中“是非”,古义 :是 ,这 ;非 ,不是。今义 :事理的正确和错误 。]
4.A [A项举:全、尽。]
5.C [①④被动句 ,②⑥⑧宾语前置句,③⑤介宾短语后置句 ,⑦定语后置句 。]
6.不足以举其大 千仞之高 不足以极其深
7.A [时 :按时。]
8.B [①②⑤均为结构助词 ,的;③为代词,这种说法;④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;⑥用在主谓之间 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。]
9.D [A项古义:到了 。今义 :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。B项古义:面向东 。今义 :表方位 。C项古义 :在这时。今义 :表承接关系 。]
10.C [C项是被动句 ,其他三项都是倒装句。]
11.(1)于是黄河水神自己感到非常高兴,认为天下的盛美全在自己了 。
(2)我就会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 。
12.不要自以为是 ,不要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 ,不要坐井观天,须知人外有人 ,天外有天,要虚怀若谷 。(或 :“人的认识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”)
13.(示例)是皎洁的汉宫秋月 是曹雪芹的梦中泪
14.粤剧是在明末清初 ,弋阳腔、昆腔传入广东,出现“本地班”的基础上,由后梆子腔和乱弹传人,将其改以梆子 、二黄公为主要唱腔 ,并吸收广东民间音乐和粤讴 、龙舟等曲艺音乐,从而形成的目前流行于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香港 、澳门等地的一种戏曲剧种 。
15.2009年~2010年的中国既经历了悲怆,也感受了喜悦。2009年,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不久,2010年,西南旱灾、青海玉树地震又无情袭来,但中国挺直了腰杆;2009年,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举世瞩目 ,2010年,上海世博会又圆满举办 ,书写了中华民族一页又一页辉煌 。我们相信 ,伟大的祖国一定会乘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东风 ,破艰难险阻之浪,奋勇远航,直达胜利的彼岸。